外汇EA 国产动画,永远在「崛起」的路上。 前有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》,后有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。 可一两次现象级的热潮过后,大家的期待又再次被打回地面。 货真价实的佳作,仍是稀缺之物。 最近,又一部新出的国漫短篇集冲上热搜。 捆绑的词条,居然敢是「国产《爱死机》」。 一看豆瓣评分,8.8! 还真比《爱死机》第三季高。 有意思。 即便曾经的《爱死机》翻车严重,但这也不是没有越级碰瓷的嫌疑。 持着怀疑的态度,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部—— 《胶囊计划》 说它像《爱死机》,还真不是瞎扯。 短片集的创作方式,不拘一格的动画风格,脑洞大开的故事内容…… 很难不让人对两者,进行联想。 其中一部名为《界》,未来科幻背景。 从画面质感,到故事内核,宛如《爱死机》中国版番外。 看这开场的大远景。 立体化的建筑群,快节奏的人流穿梭…… 未来感十足。 接下来,人物特写。 细致入微的姿态、动作、神情…… 生动感,有。 特别是特写镜头。 瞳孔、睫毛,皮肤褶皱,都很到位。 几乎以假乱真。 再看故事内容。 起初,它似乎在讲述一个人性抉择的故事。 女主遇上人工智能暴走,要接管人类社会,她眼前只有两条路: 牺牲自己,摧毁人工智能,人类文明从头来过; or,与人工智能合作,成为统治人类的神。 挣扎后,女主做出了自己的选择。 干掉了人工智能,让人类掌控自己的命运。 结果,一反转。 从头至尾,原来都是一出测试。 女主其实是大量复制的AI机器人。 这场测试正是为了判断她的道德边界。 暗黑,反转,脑洞…… 《爱死机》的精髓,被中国人get了。 走暗黑风的,也不止这一个。 比如,第五集《番茄餐厅》,深刻隐喻了群体反思。 被很多人说成是动画版的《狂人日记》。 不同于《界》的逼真3D,它走了另类诡异的二维画风。 在这个故事里,世界上有两种人。 一种是「高贵」的蓝皮人。 另一种是作为「牲畜」存在的西红柿人。 西红柿人被蓝皮人囚禁在餐厅,成为他们的盘中餐。 西红柿人想逃,但无路可逃。 为了不被赶尽杀绝,他们不惜削尖脸蛋,涂上蓝色的颜料。 以此潜藏在「蓝皮人」中,取得一线生机。 讽刺的是,当他们成为蓝皮人的那一刻,也变成了麻木、暴虐的一方。 这个「人吃人」的反乌托邦世界,何尝不是现实? 每个活在苦难中的人都想成为上位者。 可一旦成为上位者,还能保持最初的本心吗? 被同化的世界很可怕,但不被同化似乎又没有出路。 如《狂人日记》里写过一句话—— 从来如此,便对吗? 当然,要说它是《爱死机》的翻版,并不负责。 除了都带给人脑洞大开的想象力,和深刻的人性反思,两者的内核却有很大差别。 前者聚焦的依然是科幻题材。 但在《胶囊计划》里,科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。 《胶囊计划》邀请全国不同的专业动画团队,在七种「情绪」中任选两种进行作为母题进行创作。 七种情绪分别是:刺、欲、喜、幻、麻、泪、燃。 很明显,它更关注的是个体最根本的情绪。 所追求,是做出感官上的极致情绪。 既能与观众之间碰撞出强烈的共鸣,也能给创作者更大的发挥空间。 为此,不少动画故事都聚焦于社会话题。 有一集《癔症》就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讨论。 动画表现手法带有强烈的意识流,但内容是实打实地扎根于现实生活。 开篇,暴雨倾盆的夜晚,一栋普通的单元楼下。 一个男人跌跌撞撞地从车上走下来。 很明显,他喝醉了。 脚一滑,倒在了水滩,瞬间变成在河中游泳。 进入家门后,画面开始翻转。 男人再次站不稳脚,东倒西歪。 醉酒后的小脑平衡,彻底紊乱。 就在这时,家里出现了一只硕大的老鼠。 小心翼翼地向男人接近。 注意看,这只老鼠脚上穿着一双拖鞋。 男人发现后,对着老鼠就是一通暴揍。 最终战胜老鼠,将老鼠压在盆子下面。 使完劲的男人,瘫倒在沙发,小憩了起来。 等醒来后,眼前变成了两只大老鼠。 另一只还系着围裙。 男人愈发上头,再次大打出手。 家里变得狼藉一片。 男人誓不罢休,轮流暴打。 过程中,还转过一次老鼠的视角。 动画变成卡通风—— 一只黑猫在打黄猫。 最令人惊心的是这时的背景音—— 女人痛苦的惨叫。 影片结尾也告诉观众,本片的声音取材自真实录音。 真相昭然若揭,老鼠是男人的老婆和孩子。 故事结尾,那对母子逃走了。 这一部《癔症》讲述的其实是家庭暴力。 不过,这一集引发了不小的争议。 有些人认为,作品以喝醉产生幻觉的表现手法,是在为施暴者找借口。 而且也没有将家暴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。 确实,喝醉从来不是家暴的理由。 但不可否认的是,创作者希望通过这集让家暴的残忍之处能被更多人看到。 《胶囊计划》的先锋性与实验性,确实让不少人再次看到国产动画的希望。 而它与《爱死机》这种欧美动画,最大的区别在于,表现了非常多的中国元素。 首先,有大量与中国风结合的科幻设定。 有一集《终极体验》,就把赛博朋克做到了十足的本土化。 将「庄周梦蝶」的隐喻,融入到了一个类似于超梦体验的系统里。 片中,还有一个茅山道士的人物。 用高科技手段,大玩了一把未来驱邪术。 中国民俗化的赛博朋克,闪瞎了我的眼。 其次,动画故事也充满了大量中国式语境。 《辰光恰恰好》说的是两对老夫妇第一次结伴来法国旅游。 全程展现了中国式长辈的尴尬与幽默。 有中国大妈式拍照。 有中国家长式藏钱。 还有中国家庭式代购。 最后,动画也击中了许多人的中国乡情。 被称为最感人的一集《荧惑归途》,最具代表。 它外表披着一个火星移民的科幻背景。 但骨子里,其实讲述了一个到大城市打拼的青年,过年返乡的故事。 2088年的春运抢票,依然疯狂。 2088年的中国高铁,依然靠谱。 2088年的春节联欢晚会,依然是保留节目。 不管故事的脑洞如何展开。 这样的中国内核依然是吸引我们最重要的原因。 有这些情感因素的加成,《胶囊计划》也确实得到了更多的好评。 但,它同样存在很多的问题。 说它超越《爱死机》,为时尚早。 就拿动画制作水平来说,虽然偶有亮点,但总体还是效果平平。 无论是技术层面,还是投入成本,都远远不如《爱死机》。 就说做得最逼真的《界》,其实也只是少量帧数做到了精细。 与《爱死机》第一季的《裂缝以外》相比,还是差了太多。 而故事创作上,也有不少遗憾。 一方面,很多作品形式大于内容,特效沦为噱头。 比如,《终极体验》试图探讨「欲望和自我」的关系。 但过多花里胡哨的画面,削弱了原本的议题,也让很多观众看得云里雾里。 另一方面,故事质量层次不齐,许多都流于表面。 有一集讲述留守儿童的《留守童话》。 本是一个很值得深挖的话题。 然而,剧中如何表现这个话题的? 小女孩一觉起来发现父母不见了。 她迅速意识到父母去打工了。 于是,她迅速冲出家门,准备去找父母。 一路上,她幻想自己是灰姑娘、 是小红帽。 是卖火柴的小女孩。 不出所料,她没有追上父母。 这集完全没有打动我,也不让我觉得有趣。 它更像是一部讨巧之作,元素的拼凑不让人觉得新鲜,叙事的割裂也没能将情绪推向极致。 而作为一部动画短片,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极致的先锋性、探索性。 不可否认的是,国产动画还在努力。 而且从技术层面,确实已经比许多年提升了太多。 但要真正地做到「国漫崛起」,恐怕还需要一段时日。 对于国产动画,我们不必捧杀。 但,也决不会放弃希望。 全文完。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• 新闻资讯
• 活动频道
更多